门对青山阁俯流,弦歌声里却生愁。
最难为别缘同气,忽漫相看是异州。
春草不违池上梦,布帆先问水边舟。
金陵迢递劳频忆,夜夜闻鸿定倚楼。
柏井别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柏井别兄》并非文学作品,而是石宝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石宝创作的,属于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以下是关于《柏井别兄》的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石宝,明朝真定府藁城人,字邦彦,号熊峰。石宝与兄长石玠同举进士,与修《大明会典》。他历任礼部尚书兼学士掌詹事府事等职,并曾担任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
作品内容:在《柏井别兄》中,石宝描绘了青山和流水的景象,以及与兄长分别的感慨。诗中提到“弦歌声里却生愁”,表达了一种离别时的哀愁情绪。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如“金陵迢递劳频忆,夜夜闻鸿定倚楼”。
艺术特点:《柏井别兄》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著称。石宝的诗歌风格被形容为“淹雅清峭”,具有词人的风韵。他的诗作不仅在技巧上有所创新,而且在思想上也体现了一种廉洁、刚直的品质。
文化影响:石宝的作品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尤其是他的诗作,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被认为是明清时期文人诗歌的典型代表之一。
历史评价:石宝因其文学成就受到赞誉,他的诗歌被后人传颂不衰。在明代,他的作品被视为文人雅集中的佳作,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石宝的《柏井别兄》不仅是一首情感丰富的诗歌,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情感、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