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丹山屠都宪韵

暖风晴雪散瑶天,又向朝回宴集贤。
碧树春阴高比盖,玉堂冰溜大于椽。
规程永乐千年制,衣钵文安两派传。
刚道阳春无和者,丹山山上有诗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丹山屠都宪韵》是明代李东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明代著名文学家、官员。他以诗文著称于世,尤以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见长。《次丹山屠都宪韵》作为其代表作之一,反映了他的文学成就及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2. 诗歌原文:《次丹山屠都宪韵》全文如下:
    暖暖风晴雪散瑶,又向朝回宴集贤。
    碧树春阴高比盖,玉堂冰溜大于椽。
    规程永乐千年制,衣钵文安两派传。
    刚道阳春无和者,丹山山上有诗仙。
  3. 诗歌内容解析
  • 自然描写:首句“暖暖风晴雪散瑶”描绘了一幅春天晴朗天气中雪融化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温暖而清新的氛围。紧接着“又向朝回宴集贤”,诗人表达了自己参加朝会后回到集贤殿的喜悦之情。
  • 宫廷生活:“碧树春阴高比盖”,形象地描述了宫墙外繁茂的树木和它们高大的影子,展现了皇家园林的壮观与美丽。“玉堂冰溜大于椽”则通过对比强调了宫殿建筑的雄伟与精致。
  • 制度传承:“规程永乐千年制”,指宋代以来的朝廷制度,显示李东阳对于古代制度的继承与尊重;“衣钵文安两派传”,则可能是指文安学派(北宋时期)在明朝的延续和发展。
  • 文人精神:“刚道阳春无和者,丹山山上有诗仙”。这里的“丹山”可能是指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李白,诗人在这里自喻为诗仙,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对李白诗歌的崇敬。
  1. 诗歌鉴赏
  • 艺术特色:李东阳的这首诗不仅在语言上优美流畅,而且在结构上也颇具匠心。整首诗采用了七言绝句的形式,简洁明了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景象,体现了古典诗歌的美学特点。
  • 思想内涵: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古代制度的描述,诗人传达了一种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以及对自己工作的热情。同时,诗人还表现出对传统文人精神的认同和推崇。

《次丹山屠都宪韵》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志向的诗歌,也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一种传承和赞美。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李东阳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观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