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同兄

明月出东方,虫声初在户。
宿霭倏已收,庭阶出芳杜。
流云翻细波,坐对喜欲舞。
秋色何悠扬,龙泉碧花古。
缊袍良非贫,所贵在清素。
况值宵旰勤,侧席思口苦。
红日关寸心,移孝固其所。
豸角养既成,山龙门应补。
乃知南阮心,不以万金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坐同兄》是明代诗人石宝创作的一首古诗

石宝,字汝玉,号休斋,是明代的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多以清新脱俗、淡雅高远著称。《夜坐同兄》便是其众多作品中的一篇精品。这首诗不仅在艺术形式上展现了石宝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追求,更在内容上传达了作者对人生、自然与友情的深刻感悟。通过细致地分析这首诗,不仅能欣赏到其艺术上的精妙,还能进一步理解石宝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想。

从诗歌的形式来看,《夜坐同兄》采用了传统的五言古诗格式,这种形式的严谨性与古典美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稳定的阅读框架,便于人们深入体会其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感。同时,这首诗的结构布局也非常巧妙,首两句描绘了月明虫鸣的宁静夜晚,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深远的背景;接着四句则转入主体,通过流云、秋色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波动和对生活哲理的感悟。这种由表及里的叙述方式,使得整首诗既有丰富的视觉画面,又有深邃的思想内涵。

从主题内容上看,《夜坐同兄》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隐喻了人生的不同阶段和心态的变化。首两句中的“明月出东方”和“虫声初在户”,不仅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还暗示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的内心独白,反映了他对于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而“宿霭倏已收,庭阶出芳杜”则是诗人对时间流转的感慨,庭院中芳香的杜草似乎在诉说着生命的短暂和美好。最后两句“流云翻细波,坐对喜欲舞”则表现了诗人在美好时光中难以自抑的喜悦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颂,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于世事变化无常的淡然接受。

从语言风格上来说,石宝的《夜坐同兄》以其清新淡雅的语言赢得了人们的赞誉。如诗中用“流云翻细波”来形容天空的变幻莫测,用“喜欲舞”来描述内心的欢愉,都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这种语言风格的形成,离不开石宝长期的文学修炼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也体现了他在创作过程中的个性化选择和艺术追求。

《夜坐同兄》不仅仅是一首单纯的诗歌作品,它更是一部蕴含丰富哲理的艺术瑰宝。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领略到石宝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也能够从中汲取到对人生的启示和对自然的赞美。因此,无论是对文学有深入研究的学者,还是普通读者,都值得一读再读,细细品味其中的意蕴和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