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亭卧雨

偃仰听丛篁,清虚思独长。
忽惊花外雨,来到竹间床。
滴翠侵衣湿,牵风卷簟凉。
不须陶靖节,吾已到羲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竹亭卧雨》是明代伍瑞隆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伍瑞隆,字国开,号铁山,晚号鸠艾山人,香山(今中山)人。弱冠补弟子员,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解元,明思宗崇祯十年(1637)副榜。他的诗歌创作丰富,有《临云集》《辟尘集》等多种作品。

  2. 诗句原文:《竹亭卧雨》原文如下:偃仰听丛篁,清虚思独长。忽惊花外雨,来到竹间床。滴翠侵衣湿,牵风卷簟凉。不须陶靖节,吾已到羲皇。

  3. 作品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一个雨中的静谧竹亭中的情景。诗人在雨声中倾听着竹林的声音,感受到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雨点打在衣物上,感觉清凉;风吹动竹席,带来凉意。诗人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雨中竹亭的画面。

  4. 写作背景:尽管关于《竹亭卧雨》的确切写作背景资料较少,但可以推断这是作者在一次旅行或游历中在某个竹亭中偶遇下雨时所感而作。这种情景常常能引发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慨,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沉思。

《竹亭卧雨》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既真实又超然的艺术世界,让人们能够感受到古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与表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