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谒陵遇雨二十首 其一

月暗城鸦晓,风凉苑树秋。
陌尘红不动,山雨翠初浮。
桑柘村村路,凫鹥处处洲。
时方重王事,吾亦爱山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中元谒陵遇雨二十首 其一》是一首由明朝文学家李东阳创作的诗。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的内容和意义:

  1. 诗歌原文
    月暗城鸦晓,风凉苑树秋。
    陌尘红不动,山雨翠初浮。
    桑柘村村路,凫鹥处处洲。
    时方重王事,吾亦爱山游。

  2. 诗歌赏析

  • 月暗城鸦晓,风凉苑树秋:这句描绘了清晨的景象,月亮昏暗,城边的乌鸦开始啼叫,凉风拂过园中的树木,预示着秋天的到来。
  • 陌尘红不动,山雨翠初浮:描述了雨水打在道路上的尘埃上,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而山林中刚刚飘落的叶子被雨水打湿后呈现出翠绿色。
  • 桑柘村村路,凫鹥处处洲:通过描述村庄周围的小路和水中的凫鹥(即野鸭),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乡村景象。
  • 时方重王事,吾亦爱山游: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大事的重视,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喜爱山水的情怀。
  1. 诗人介绍
  • 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明代重臣、文学家、书法家。他出生于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寄籍京师(今北京市)。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茶陵诗派,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并称“嘉靖四大家”。
  1. 文化背景
  • 《中元谒陵遇雨二十首》反映了明代中期的政治和社会背景,那时的政治环境复杂,国家大事繁重。诗作不仅反映了作者对国事的关注,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李东阳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心境,这些自然元素也成为了他的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中元谒陵遇雨二十首 其一》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政治态度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