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客嗟王济,诸兄爱孔融。
科名须尔辈,孝友是吾宗。
弄笔时挥洒,论经或异同。
羽毛看渐举,摧折向天风。
哭舍弟东川五首 其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哭舍弟东川五首·其三》是明代李东阳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亡弟的哀思和对其孝友品质的赞扬。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家族伦理的重视和对个人成就的期望之间的微妙关系。
诗中的“坐客嗟王济,诸兄爱孔融”两句,通过引用历史人物王济(字元瑜)与孔融(字文举)的故事,寓意了作者对于弟弟生前在科名、学术上的成就表示赞赏。王济以博学著称,孔融则因才华出众而闻名,两者都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人物。这样的引用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体现了作者对弟弟才能的认可和骄傲。
诗中的“科名须尔辈,孝友是吾宗”一句,则是诗人对弟弟性格的评价——聪明有才学,且孝顺仁爱,是家族的骄傲。这一评价不仅是对亡弟个人品质的肯定,也是对其家族传统的继承和发扬。这种文化观念在当时社会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强调个人修养与家族荣誉相结合的重要性。
“弄笔时挥洒,论经或异同”两句,描绘了弟弟在学问上的投入和专注。这里“弄笔”指的是写文章或者写作,“弄”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用心去做、用情去投入;“时挥洒”则意味着他在学问上勤奋钻研,不拘泥于常规。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弟弟的学识和才华,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学问的追求和执着。
“羽毛看渐举,摧折向天风”表达了一种悲凉的意境。在这里,羽毛被比喻成弟弟的才能和理想,逐渐展翅高飞。然而,最终却遭遇到命运的挫折和打击,就像被风吹折断一样。这不仅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哭舍弟东川五首·其三》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诗歌,通过对亡弟的追忆和赞颂,展现了作者对家庭价值和个人成就的深刻认识。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