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言 其五

挟弓挟矢,弓如席,矢如几。
个山山头行不止。
尔禾尔黍,我不敢害。
尔但惜我肉,不能当尔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五禽言》是一组以五首诗形式吟咏五种鸟的文学作品,由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生活的深刻关怀和同情,还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情感。以下是关于这组作品的相关介绍:

  1. 创作背景:《五禽言》是苏轼在黄州期间创作的组诗,其中《禽言 其五》作为其中的一首,通过描写布谷鸟的鸣叫及其与农民生活紧密相关的情景,展示了苏轼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关注。
  2. 艺术特色:该作品中,布谷鸟的形象不仅是声音的传播者,也是农民与土地之间联系的象征。苏轼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布谷鸟的鸣叫,以及它在春天催促农民播种的情景,传达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敬意和对丰收的期盼。
  3. 思想内涵:通过对布谷鸟这一形象的创作,苏轼展现了他对农民生活状态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农村社会现实的关注。《五禽言》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更是一种对时代背景下人们生活状态的真实反映,体现了诗人对普通百姓生存境遇的同情和关注。
  4. 文学价值:苏轼作为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思想价值。在《五禽言》中,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他对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理解,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禽言 其五》不仅在艺术上具有独特之处,同时也深刻地传达了苏轼对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关切与同情,是研究宋代文人心态和社会背景的重要作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