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经高邮湖

入夜喜新霁,牵舟湖上行。
林涵素月白,波蘸碧虚清。
栖鸟飞还落,渔灯灭复明。
风前闻戍鼓,渺渺见盂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经高邮湖》是元代诗人李裕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深入介绍:

  1. 作者及创作背景
  • 李裕,元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关于《夜经高邮湖》的创作年代,虽然无法考证确切年份,但可以确定的是,这首诗是在元朝时期创作的。在那个时代,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为诗歌的诞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素材。
  • 入夜后,天气晴朗,李裕喜欢在这样的新晴夜晚,牵舟于高邮湖畔,独自漫步。他沉醉于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之中,感受着林间明月的清辉和水面碧波的清澈,以及夜空中戍鼓声声,隐约可见盂城的轮廓。
  1. 诗歌原文与翻译:《夜经高邮湖》全文如下:“入夜喜新霁,牵舟湖上行。林涵素月白,波蘸碧虚清。栖鸟飞还落,渔灯灭复明。风前闻戍鼓,渺渺见盂城。”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高邮湖夜景,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赞美。

  2. 诗歌赏析

  • 这首诗通过描绘湖光山色、鸟兽虫鱼等自然景象,展现了一幅和谐宁静的画卷。其中“林涵素月白,波蘸碧虚清”两句,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月光下湖水的澄澈与岸边林木的静谧,而且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灵上的慰藉。
  • 此外,“栖鸟飞还落,渔灯灭复明”等句,则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轮回、自然规律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这些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感悟,传达了一种顺应自然、敬畏生命的哲学思想。

《夜经高邮湖》作为元代李裕的作品,不仅是一首诗词,更是一份历史文献,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生活态度。它所蕴含的自然之美、生命之哲和文化之韵,至今仍然值得人们去品味和学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