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故人李暹隐士家

路入尊贤里,因留处士家。
春缸开玉液,石鼎沸云芽。
老去情逾好,诗成兴转赊。
挑灯坐忘倦,不觉月西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宿故人李暹隐士家》是元代诗人李裕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作于元代,体现了当时文人对于隐逸生活和友情的向往。下面将具体解析这首诗及其艺术特色:

  1. 诗作背景
  • 时代背景: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社会动荡、文化多元。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 作者信息:李裕,字叔夏,生于元世祖至元年间(1264年),卒于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的诗歌多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1. 诗作原文
  • 路入尊贤里,因留处士家。
  • 春缸开玉液,石鼎沸云芽。
  • 老去情逾好,诗成兴转赊。挑灯坐忘倦,不觉月西斜。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诗中的“路入尊贤里,因留处士家”描绘了一个隐逸的生活环境,给人以宁静致远的艺术享受。
  • 语言精炼:诗句简洁而富有意象,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满足。
  • 情感真挚:通过对老去后的心境和创作过程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对友情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夜宿故人李暹隐士家》不仅在形式上遵循了传统的诗歌格式,而且在内容上也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视角。这首诗不仅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是对友情和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