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叶无传住枫桥寒山寺

何处招提隔远峰,姑苏城外有灵踪。
云埋虎阜千年石,月落枫桥半夜钟。
寒雁叫残沙漠漠,昏鸦归尽树重重。
泊船不见题诗客,楚水吴烟自淡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叶无传住枫桥寒山寺》是元代诗人大圭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大圭(1295年-1358年),字恒白,号梦观道人,泉州晋江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文人和僧侣。他的诗歌创作深受佛教文化影响,作品多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1. 诗词原文
    何处招提隔远峰,姑苏城外有灵踪。
    云埋虎阜千年石,月落枫桥半夜钟。
    寒雁叫残沙漠漠,昏鸦归尽树重重。
    泊船不见题诗客,楚水吴烟自淡浓。

  2. 诗词解读

  • 首联“何处招提隔远峰,姑苏城外有灵踪”:描述了一座远离尘嚣的高僧住所,位于风景如画的姑苏城外。这里的“招提”,即指寺院,表明诗人对这座寺院的向往。
  • 颔联“云埋虎阜千年石,月落枫桥半夜钟”:描绘了虎阜山上千年古石被云雾覆盖的景象,以及枫桥上半夜传来的钟声。这些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 颈联“寒雁叫残沙漠漠,昏鸦归尽树重重”:通过对寒雁和昏鸦的形象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感受。同时,“沙漠漠”和“树重重”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
  • 尾联“泊船不见题诗客,楚水吴烟自淡浓”:诗人在船上泊宿,却未能见到题诗的客人。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人际交往的无奈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欣赏。

《送叶无传住枫桥寒山寺》作为元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还体现了其深邃的哲学思考和对自然之美的感悟。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审美体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