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潼关

西巡度关上,落日驻旌旄。
城俯河流险,山连华岳高。
石门严出入,壕树绕周遭。
孤枕不能寐,穷猿彻夜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宿潼关》是元代诗人李裕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赏析:

  1. 诗歌原文
    西巡度关上,
    落日驻旌旄。
    城俯河流险,
    山连华岳高。
    石门严出入,
    壕树绕周遭。
    孤枕不能寐,
    穷猿彻夜号。

  2. 诗意解读

  • 西巡度关上:描述了一个官员或军队在黄昏时分抵达潼关,可能是为了巡视边境或执行其他任务。
  • 落日驻旌旄:意味着在夕阳下,官员们暂时停下了行程,可能是欣赏晚霞或是休息片刻。
  • 城俯河流险:描绘了潼关的地理位置,既俯瞰着河流的险峻,也暗示了其作为军事要塞的重要性。
  • 山连华岳高:潼关地处华山之下,山峦重叠,形成了一种雄浑的自然景观。
  • 石门严出入:描述了潼关的防御设施,如石门等,这些建筑不仅起到了防护作用,也增添了潼关的历史沧桑感。
  • 壕树绕周遭:可能指的是城墙周围有护城河和树木环绕,这种布局有助于增强城市的防御能力。
  • 孤枕不能寐:反映了作者因为国事繁忙而感到疲惫,无法入睡的情景。
  • 穷猿彻夜号:以猿声比喻士兵的号角声,表现了战争时期的紧张氛围和士兵们的辛劳。
  1. 创作背景
  • 李裕生活在元朝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国家分裂的时期。元朝统治者为了巩固边防,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多次对潼关进行视察和修建。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以及个人在国事中的责任感与担当。
  1. 艺术特色
  • 《夜宿潼关》采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军事设施的描写,展现了潼关的雄伟与边塞的严峻。诗中没有过多的修饰,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对时局的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力量感和紧迫感。
  1. 赏析与评价
  • 这首诗虽然简短,但其内涵丰富,既有对潼关地理环境的描绘,也有对战争场景的再现。通过对自然与历史的结合,李裕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有雄壮山河又有战事紧张的场景,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氛围。
  • 从艺术角度来看,《夜宿潼关》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它不仅体现了元代诗歌的典型风格,还通过具体的描写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丰富的想象。这首诗的艺术成就在于其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以及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夜宿潼关》不仅是一首记录特定历史事件的诗歌,更是一部反映时代精神和个人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元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点,也能更好地体会到诗人李裕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个人情感的真实流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