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沟晓月 其三 蓟门烟树

蓟门近与都城通,佳气葱葱一望中。
朝烟暮烟自漠漠,远树近树皆蒙蒙。
居民乐土今百载,闾阎相望春长在。
榆柳分行似幕张,桑麻遍野如云叆。
红稀绿暗鸟声和,往来车马肩相摩。
酒馆纷纷笑语集,旗亭渺渺离情多。
都市楼台迷远近,殊方宾贡无停运。
须知此地异寻常,会教永作韶华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芦沟晓月》是近代著名诗人、书法家郭沫若先生创作的一首诗,全名为“芦沟晓月其三 遥夜无风 晚来秋色满长河 一叶扁舟轻系岸 远山无数水连天”。这首诗描绘了晚秋时节的芦沟桥及其周边景色。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一些解读和赏析:

  1. 背景与意境:《芦沟晓月》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和个人情感的作品,它通过夜晚、长河、远山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2. 意象分析

    • “芦沟桥”作为桥梁的象征,不仅连接了两岸,也见证了历史变迁。
    • 晚秋时节的“长河”,展现出秋天特有的萧瑟与静谧之感。
    • 远山和水连天,则是自然景色中的壮阔之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