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讲经台送石田禅师之虎丘

讲经台,台何高。
关中圣者说法处,琪园白日天花飘。
千年化迹精灵聚,碧草不侵台下土。
听法游仙去复回,诗魂夜夜啼秋雨。
青山削壁势欲隤,剑花照水芙蓉开。
霸业如烟去无迹,象龙还绕香云堆。
君登讲经台,我折白门柳。
吴歌江上来,不必阳关酒。
月明钟鼓响空山,白石累累齐点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赋得讲经台送石田禅师之虎丘》是明朝梦观法师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对讲经台的赞美和对石田禅师前往虎丘的送别之情。以下将对该诗词进行详细介绍:

  1. 诗词原文
  • 讲经台何高,关中圣者说法处。
  • 琪园白日天花飘,千年化迹精灵聚。
  • 碧草不侵台下土,听法游仙去复回。
  • 诗魂夜夜啼秋雨,青山削壁势欲隤。
  • 剑花照水芙蓉开,霸业如烟去无迹。
  • 象龙还绕虎丘山。
  1. 诗词注释
  • 讲经台:位于虎丘山的一个古老建筑,相传为唐代诗人李白曾经讲经的地方。
  • 关中圣者:指历史上著名的智者或圣人,这里特指讲经台所在地的历史人物。
  • 琪园:美丽的花园,象征知识与美丽的结合。
  • 天花飘:形容讲经台上常有祥瑞之兆发生。
  • 诗魂:诗人的灵魂,指诗人在听到讲经台的故事后所激发的创作灵感。
  1. 作者介绍
  • 梦观法师:梦观法师是明朝的一位僧人,他的作品通常充满了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
  1. 诗词赏析
  •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讲经台的美丽和神秘,以及诗人对此地深厚的情感。
  • “讲经台何高”一句,通过“何高”一词,传达了讲经台的高峻与庄严,象征着智慧和教化的力量。
  • “碧草不侵台下土”则表达了讲经台周围环境的美好,即使历经千年,依然保持着生机与活力。
  • “听法游仙去复回”描绘了听经时仙境般的感觉,反映了诗人对于佛法的向往和敬仰。
  • “诗魂夜夜啼秋雨”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夜晚听到讲经台故事后的感悟和情感流露。
  • 最后两句“剑花照水芙蓉开”和“象龙还绕虎丘山”,不仅描绘了虎丘山的自然风光,也寓意着佛法如莲花般纯洁,如龙般威严,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赋得讲经台送石田禅师之虎丘》是一首充满哲理和审美价值的诗歌,它不仅是对一个历史遗址的赞美,也是对人类精神追求的一种表达。通过对讲经台的描述,诗人传达了对真理、智慧和美丽世界的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