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尽日寄华公衡

惆怅春风暮,怀人兴转孤。
夕阳空极目,芳草隔南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尽日寄华公衡》是明朝安绍芳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即将过去的景象,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和孤独感伤。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安绍芳:明朝诗人,字懋卿,号研亭居士,后更名为泰来,字未央。他国子监生,虽屡次科举不中,却始终致力于诗歌和古文创作。其作品在所居西林中罗置图书彝鼎,四方名流常来聚会,饮酒赋诗,乐在其中。安绍芳不仅工于词翰,更善写竹石,卒年五十一岁。
  1. 诗歌原文
  • 全文如下:惆怅春风暮,怀人兴转孤。夕阳空极目,芳草隔南湖。
  1. 诗词解读
  • 惆怅春风暮:“惆怅”一词表达了诗人对春去秋来的哀愁,而“春风暮”则描绘了春天将暮时分的景象。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着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怀人兴转孤:“怀人”指的是诗人因怀念远方的朋友而产生的孤独情绪,“兴转孤”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绪的孤独与无奈。这一句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友人的深情牵挂,又有无法相见的悲哀。
  • 夕阳空极目:“夕阳”通常代表一天的结束,而“空极目”则是诗人在夕阳下无所事事、目光迷茫的状态。这句表达了一种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力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 芳草隔南湖:“芳草”指的是茂盛的草地,象征着生机与活力。然而,“隔南湖”则传达了诗人身处异地,无法与好友共享这份生机的无奈与悲凉。

《春尽日寄华公衡》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个人情感的五言绝句,更是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折射出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这首诗虽然简短,但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和情感共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