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分飞忽十年,梦回池草益凄然。
蕨薇春好先投绂,苜蓿秋深尚拥毡。
望重定衔杨震雀,才雄期著祖生鞭。
沽钱莫问今多少,永夜相思各一天。
寄潜山学博弟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潜山学博弟慧》赏析
《寄潜山学博弟慧》是明代李聪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鸿雁分飞、池草凄然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故土和亲情的深切思念。诗中既有对友人的怀念,又有对家乡山川的热爱,展现了深厚的情感纽带和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首句“鸿雁分飞忽十年”,以鸿雁南飞作为离别的象征,暗示了作者与友人分别已久,时间之长仿佛过了十年,这种对比增强了诗句的情感深度。接着,“梦回池草益凄然”一句,则通过梦境中的池草更显凄凉,进一步烘托出一种悲凉的氛围,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哀愁。
“蕨薇春好先投绂,苜蓿秋深尚拥毡”两句则是对友人生活状态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处境的关切及对其才华的赞赏。同时,这也是一种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团聚的期待。
“望重定衔杨震雀,才雄期著祖生鞭”两句,则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大事相联系,体现了诗人胸怀壮志,期待为国家效力的豪情。这里的“杨震雀”指的是东汉名臣杨震,其曾因弹劾权贵而被贬;而“祖生鞭”则是指祖逖,他年轻时就立志北伐,最终成为著名的抗胡英雄。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语言简练而又不失深意,是明代诗歌艺术的代表之一。通过对《寄潜山学博弟慧》的学习和赏析,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到李聪的诗才,还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他们对于家国情怀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