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戌元日漫兴时年七十起用杜句 其三

人生七十古来稀,抛掷流光与愿违。
短昼未能忘菌枕,长年不觉有柴扉。
城中好友将闲赠,江上虚舟载梦归。
君自不来予不往,东风随地见芳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丙戌元日漫兴时年七十起用杜句 其三》是明代诗人成鹫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成鹫简介:成鹫(1532年-1602年),字尚志,号无垢居士,浙江钱塘人。他是明代著名的文人和艺术家,擅长书法和绘画,尤其以山水画见长。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对后世影响深远。
  1. 诗歌原文
    人生七十古来稀,抛掷流光与愿违。
    短昼未能忘菌枕,长年不觉有柴扉。
    城中好友将閒赠,江上虚舟载梦归。
    君自不来予不往,东风随地见芳菲。

  2. 诗意解析:在首句中,“人生七十古来稀”意味着人到了七十岁已经非常罕见,这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经历的感慨;第二句“抛掷流光与愿违”表达了时光流逝、愿望难以实现的无奈;第三句“短昼未能忘菌枕”,描绘了晚年生活中简朴而温馨的场景,通过“菌枕”这一细节传达出对简单生活的怀念;第四句“长年不觉有柴扉”,说明尽管岁月流逝,但对家的依赖依旧强烈;第五句“城中好友将閒赠”展现了友情的价值以及朋友之间的相互赠予;第六句“江上虚舟载梦归”则可能暗示着一种超脱世俗的梦想或寄托;最后一句“君自不来予不往”体现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无论他人如何,诗人自己选择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

《丙戌元日漫兴时年七十起用杜句 其三》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生命体验和情感状态的诗歌,它更是一种对生活哲学的思考和体现。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成鹫展示了一个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人际关系的独特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