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寺古楸树歌

梵王宫前两楸树,古干亭亭倚天际。
枝条团成翠羽盖,藤蔓绕作青罗帔。
一株西向一株东,朝烟暮霭霏帘栊。
重阴茜茜蔽白日,高花密密明晴空。
千层万层香不断,黄鸟飞鸣春又半。
曾历阎浮劫数多,宁知尘世年华变。
老余杖屦访禅扉,对此忘言清道机。
坐残斜日漫徙倚,花落闲阶凉满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万寿寺古楸树歌》是明朝诗人朱克瀛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梵王宫前两棵古楸树的壮丽景象,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美和生命的力量

这首诗的开篇“梵王宫前两楸树,古干亭亭倚天际”描绘了两棵古楸树矗立在梵王宫前的景象。这里的“古干亭亭倚天际”形象地勾勒出树木高大挺拔的姿态,而“倚天际”则增添了一份神秘和遥远的感觉。紧接着,“枝条团成翠羽盖,藤蔓绕作青罗帔”,将树枝比喻为翠绿的翅膀,藤蔓则缠绕成美丽的披风,这种拟人化的手法让读者仿佛能见到一幅生动的画面,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诗中还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千层万层香不断”,不仅形容了树木散发出的香气浓郁持久,也暗示了岁月的悠长和自然的恒久。此外,诗歌通过对花鸟等自然元素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生命循环和时间变迁的感慨。比如,“高花密密明晴空”与“曾历阎浮劫数多,宁知尘世年华变”两句,表达了对自然界永恒不变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短暂易逝的思考。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生活哲学的一种探索。朱克瀛通过对古楸树的描绘,传达了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对自然和谐共生观念的追求。

《万寿寺古楸树歌》不仅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种文化和哲学的体现。它让人们在欣赏自然的同时,也能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活的真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