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眉山龙王庙碑诗

于赫龙王,不显其光。
上下帝旁,嘘翕无方。
为雷为霆,为云为雨。
有开必先,靡求不与。
我求伊何,黍稷稻梁。
尔与伊何,千仓万箱。
眉山之下,龙王之宇。
迄用康年,谷我士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画眉山龙王庙碑诗》是明代诗人朱翊钧所作,一首四言诗,赞美龙王的功德和对农作物的保佑。这首诗不仅是对龙王的崇拜和赞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向往和追求。下面将详细介绍《画眉山龙王庙碑诗》:

  1. 创作背景
  • 历史与文化背景:古代中国农业社会对于水旱灾害尤为敏感。由于农业生产依赖于雨水和灌溉,水神和雷神在人们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 求雨现象:历史上有求雨的习俗,希望通过祭祀来祈求风调雨顺。朱翊钧创作的诗歌就是为了纪念求雨成功而作。
  1. 诗歌内容
  • 龙王的形象描述:诗中称颂龙王不显其光,上下帝旁,嘘翕无方,形容龙王的威严与力量。
  • 龙王的功绩:为雷为霆,为云为雨,表明龙王能够带来及时雨,对农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
  • 农民的生活状态:提到我求伊何,黍稷稻梁,尔与伊何,千仓万箱,反映了龙王庙为当地带来了丰收和富饶。
  • 龙王庙的建立:提及眉山之下,龙王之宇,说明龙王庙位于眉山县,是当地民众信仰的中心。
  1. 诗歌艺术特色
  • 四言格式:这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特点,四句一韵,简洁有力,易于传唱。
  • 象征与寓意:通过赞美龙王的功绩,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丰收的期望。
  • 情感表达: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神灵的虔诚敬仰以及对未来收成的憧憬。
  1. 文化意义
  • 农业社会的象征:龙王庙的建立和维护体现了农业社会对自然力的依赖和崇拜。
  • 祈福行为的文化反映:求雨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解释。
  • 宗教信仰的表现:诗歌中的龙王形象和祈雨行为展示了宗教信仰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位置。

《画眉山龙王庙碑诗》不仅作为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也是研究明代社会文化、宗教信仰和农业经济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传统和人民的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