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奉命驾兵船,为国精忠突晓烟。
令出三军凭战鼓,呼来万马仗龙泉。
相加若肯存生意,比并何须用着鞭。
必定清尘要服外,收功应达九重天。
咏唐陶将军率舟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唐陶将军率舟师》是一首七言律诗,由明朝著名诗人朱元璋所创作。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介绍:
作者生平:朱元璋,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皇帝,原名重八、兴宗,后改名国瑞,字国瑞。朱元璋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早年曾入皇觉寺为僧并化缘乞食。元至正十二年,他加入了红巾军,后成为郭子兴的养子,并改名为“朱公子”。次年,晋升为镇抚,并在次年升任为左副元帅。
诗词原文:昔人奉命驾兵船,为国精忠突晓烟。 令出三军凭战鼓,呼来万马仗龙泉。 相加若肯存生意,比并何须用著鞭。
诗词鉴赏:此诗以“昔日有人受命驾驶船只,为国家忠诚奋斗,黎明前冒着烟雾”作为开头,展现了一位将领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英雄形象和对国家的深厚情感。诗中的“令出三军”、“呼来万马”等词句描绘了军队出征时的雄壮场面,体现了将士们为国捐躯的决心与勇气。
写作背景:该诗可能创作于朱元璋担任吴国公期间,他在东线与张士诚争夺江浙地区,西线与陈友谅争夺长江中游地区的过程中,面对战争的严峻形势,他依然坚持为国家的利益而战。这首诗可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战争场景和将领的形象,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以及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
文化价值:这首《咏唐陶将军率舟师》不仅是朱元璋个人的诗歌创作,也是研究明代军事历史、将领形象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明朝初年的历史风貌和民族精神。
《咏唐陶将军率舟师》不仅是一首具有历史价值的诗歌,也是一首表现了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怀的作品。朱元璋通过这首诗向世人展示了他的忠诚与勇敢,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军事斗争状态,也体现了作者对和平与繁荣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