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名堡

杨名旧日说繁华,桃树垂杨绕县衙。
自扫边尘清朔漠,空馀雉堞乱啼鸦。
连村禾黍犹千亩,满堡人烟有几家。
访古从容问耆老,出门不觉夕阳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杨名堡》是明代著名诗人李时勉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遗迹和自然风貌的深刻感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诗歌背景
  • 《杨名堡》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据知是明代的作品。作为明朝时期的作品,它承载着那个时代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特色。
  • 诗作中描绘的场景,如“桃树垂杨绕县衙”和“连村禾黍犹千亩”,可能指的是某个具体的历史地点,即杨名堡,这个堡可能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而闻名。
  1. 内容解读
  • 李时勉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是对历史的沉思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历史与自然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 诗中的“空馀雉堞乱啼鸦”和“出门不觉夕阳斜”等句子,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沧桑的美,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的珍惜。
  1. 文化价值
  • 从文化角度来看,《杨名堡》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研究明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材料。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当时的社会风情、政治氛围以及文人的生活状态。
  • 这首诗也体现了明代诗歌的特点,即重视情感表达和意象创造,以及注重语言的音韵和格律。

《杨名堡》不仅是一件文学作品,更是一扇通往过去时代的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读者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明代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于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