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月澄澄斗转移,银河一派彻东西。
风随鼓角争先应,鸟避旌旗不敢啼。
志若明蟾清绝翳,心同碧汉静无私。
雄师夜宿同英武,气槩森森采石矶。
采石矶新秋月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采石矶新秋月色》是明代诗人朱元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内涵,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采石矶新秋月色》的作者朱元璋,不仅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生平充满了传奇色彩,从放牛少年到成为一国之君,他的人生历程充满了艰辛与奋斗,这也正是其诗歌中常常展现出的一种豪迈与不屈的精神。
《采石矶新秋月色》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夜晚采石矶的景象。诗中的“素月澄澄斗转移,银河一派彻东西”两句,生动地刻画了秋天夜晚天空的宁静与深邃,月亮如玉般清澈,银河清晰可见,宛如天地间的一条明亮通道。紧接着,“风随鼓角争先应,鸟避旌旗不敢啼”则展现了战争背景下的紧张氛围,鼓角声声、旌旗猎猎,鸟儿因恐惧而不敢鸣叫。
整首诗歌的语言简练而不失深意。通过寥寥数语,便将战场的残酷与自然的美景巧妙结合,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思想情感。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也是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思考。
《采石矶新秋月色》不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一份历史文化遗产。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更深刻揭示了人生的真谛和历史的沧桑。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赏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文人士大夫的社会责任和历史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