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天目山瀑布

谁将千尺练,挂向碧峰头。
晴洒长空雨,寒生六月秋。
褰风银浪涌,闪日雪花浮。
不作涓涓滴,阴崖祇暗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观天目山瀑布》是明代诗人李时行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生动的画面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天目山瀑布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深敬畏和赞美。

以下是对该诗更为详细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李时行,字少偕,番禺人。他从小在罗浮山青霞谷读书,自号为青霞子。嘉靖二十年(1541年)举进士第,但不久就弃职浪游,与山人陈鸣野、李峋嵝结社论诗。晚年归广州,在西郊筑浮丘草堂读书,卒于五十六岁。
  1. 诗词原文
  • 谁将千尺练,挂向碧峰头。
  • 晴洒长空雨,寒生六月秋。
  • 褰风银浪涌,闪日雪花浮。
  • 不作涓涓滴,阴崖祇暗流。
  1. 诗歌赏析
  •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画面,描绘了天目山瀑布的壮观场景。首句直接点题,用“千尺练”来形容瀑布的气势宏大。次句“晴洒长空雨,寒生六月秋”,则通过描述晴朗的天空中降下如雨般的水珠,以及寒冷的天气中产生的清凉感受,展现了瀑布的变幻莫测和四季各异的美景。
  • 第三四句“褰风银浪涌,闪日雪花浮”,形象地描述了瀑布激起的水雾和阳光下的雪景,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末两句“不作涓涓滴,阴崖祇暗流”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瀑布无声无息流淌而过的感慨,强调了瀑布的壮美而不失其静谧。

《观天目山瀑布》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传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这首诗是明代文人山水诗的代表之一,值得一读。对于喜爱中国古典文学的朋友来说,这首诗不仅是一次美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