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登吴山感去年离家之作

江上秋风吹客衣,江头塞雁又南飞。
报君寸铁曾无补,作客一年犹未归。
黄菊未沾新雨露,白云应锁旧柴扉。
登楼莫忆去年事,且向栏杆看落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七月登吴山感去年离家之作》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该诗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六年(728年)秋天,时年36岁的孟浩然因不满朝廷的任人唯亲、结党营私的用人制度,毅然辞官归隐。他带着妻子来到故乡江陵,与友人相会,并登上了吴中的名胜之一——吴山游览。诗人触景生情,写下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全诗如下:

八月湖水平,
中秋月正明。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孟浩然描绘了他看到的美丽的自然景色。他首先描写了湖水在月光映照下呈现出的水平,然后又通过“中秋月正明”来表现月光的明亮和皎洁。接着他写到月亮升起后,山中的鸟儿被惊动,发出鸣叫声,生动地描绘了夜晚的自然景象以及山中动物的生动活泼。整首诗语言清新流畅,意境优美,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