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晚悠悠,行人促去舟。
乡心悬落雁,客梦入新秋。
泽气蒸云起,江声带雨流。
松陵看欲近,沽酒慰离忧。
吴淞晚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吴淞晚行”是明代李时行的一首五言古诗,描绘了作者在傍晚时分,沿着驿路行走的情景。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客居他乡的孤独感受,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诗中描述的“驿路晚悠悠”,传达出一种悠长而宁静的氛围。诗人以“行人促去舟”为画面,勾勒出了一幅忙碌而急促的旅途图景,反映了行者对归途的迫切与不安。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戏剧性,也让读者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行者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诗中的“乡心悬落雁,客梦入新秋。”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游子情怀。秋天的来临往往让人产生思乡之情,而“落雁”则象征着书信或远方的消息,加深了这种情感的表达。同时,“客梦入新秋”既指梦境,也隐喻着诗人在外漂泊的孤独与辛酸。
诗中“泽气蒸云起,江声带雨流。”生动地描绘了晚行途中的景色变化。“泽气蒸云起”形象地表现了天气的变化,而“江声带雨流”则给人以听觉上的美感,雨滴的声音如同江水一般流淌,增添了诗歌的动感和韵律之美。
“松陵看欲近,沽酒慰离忧。”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目的地——松陵的期待与渴望。“沽酒慰离忧”表明了诗人在旅途中寻找慰藉的行为,通过饮酒来缓解离别时的忧伤,这既是一种生活的写照,也是诗人对生活态度的一种体现。
《吴淞晚行》以其深邃的情感、丰富的意象和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了明代文学的瑰宝,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家乡与自然的独特感悟,也展示了其卓越的文学才华。这首诗不仅是李时行的杰作,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