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弟君典

搔首飞蓬四载馀,尔音听玉几回虚。
天边雁阵都成字,壁上蜗涎宛作书。
露草侵阶苍藓滑,烟罗绕径绿筠疏。
何堪骨肉同寥落,南北无由慰索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弟君典》是明朝诗人朱德琏创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弟弟之间深厚的兄弟情深,以及他们因距离而感到的孤独和无助。以下是对这首诗更为详尽的介绍:

  1. 作者简介:朱德琏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作以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著称。他的诗歌往往能触动人心,表达出对亲人和朋友的深情厚谊。
  2. 诗词原文:《寄弟君典》全文如下:搔首飞蓬四载余,尔音听玉几回虚。天边雁阵都成字,壁上蜗涎宛作书。露草侵阶苍藓滑,烟罗绕径绿筠疏。何堪骨肉同寥落,南北无由慰索居。
  3. 作品赏析: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精湛的技巧展现了作者对弟弟的思念之情和内心的苦闷。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弟弟深切的怀念。例如,“天边雁阵都成字”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大雁南飞的景象,也象征着兄弟间的思念之情,如同那不断变换位置的雁阵一般,无论身处何方,始终心系彼此。
  4.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反映了作者在特定时期的个人境遇,也可能与他的个人经历有关,如他与弟弟之间的深厚感情以及因地域相隔而产生的相思之苦。这种背景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深入理解诗歌内容的机会,同时也增加了诗歌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5. 文化影响: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个人的情感世界,也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之一——亲情与离别。在中国文学中,这样的主题屡见不鲜,它们深刻地反映了人类共同的情感经历和内心世界。

《寄弟君典》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弟弟深厚的感情,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在特定时期对亲情的渴望和对远方的思念。这首诗的艺术成就和文化价值使其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