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别业

屋下流泉度竹低,屋头高木与云齐。
人疑束缚同鸠拙,自剪蒙茸对鹤栖。
花隐石棱多结子,草妨门径别成蹊。
平生着我忘形地,相送何烦一过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东林别业》是明代诗人孙一元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象征意义,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特点以及它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1. 创作背景:《僧明秀东林别业》的作者是孙一元。据记载,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个人经历有关。孙一元可能是在一次游历东林寺时,被那里的自然景色所触动,从而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2. 诗作原文:《僧明秀东林别业》全篇如下:结屋东林下,市鏖回不闻。疏花寒照雨,老树暝巢云。摩诘元非病,懒残不忌荤。茅檐兀坐处,万物自芸芸。

  3. 主题思想:《僧明秀东林别业》通过描绘东林寺的宁静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结屋东林下”点出了主人公居住在东林寺下的居所,远离尘世喧嚣。次句“市鏖回不闻”进一步强调了此处的宁静,连市井的热闹都难以听见。这种静寂的环境使得诗人能够更好地体会到大自然的美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东林别业》不仅是一首描写山林风光的诗歌,更是一幅展现作者内心世界的画面。通过对这首诗的鉴赏与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诗歌的魅力,还可以深入理解作者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