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唐寅仲先生

君不见,严陵披裘大泽中,蒲轮三反至帝宫。
汉家天子不能屈,自言远慕巢由踪。
富春山中把钓去,高风千载何轩举。
凤凰自是凌霄姿,肯与鸣鸮争腐鼠。
先生一代之人伦,高致严陵可共论。
早制荷衣返初服,翛然挥手谢时人。
平生侠气更无伍,睨傲不趋丞相府。
将军折柬不能招,俗吏一挥何足数。
年来嘉遁在青门,身隐名藏道逾尊。
经翻柱下五千字,草拟玄亭几万言。
吾生自叹时已后,风流先辈多雕朽。
橐鞬今得奉先生,犹向前修识领袖。
流水钟期调未遐,及门文举是通家。
石床读罢西游草,松林如起赤城霞。
十载登龙恨不早,宁得交欢还草草。
眼前世事未堪论,杯底清言且绝倒。
吁嗟人生万事总浮尘,蜥蜴为龙恐未真。
呼马呼牛何足问,先生定是千秋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唐寅仲先生》是明代李孙宸创作的一首杂言诗,表达了对严陵(严子陵)和巢由(许由)的高风亮节的敬仰。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李孙宸:明代著名文学家,以其丰富的诗歌创作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及个人的情感体验。
  1. 作品原文
  • 君不见,严陵披裘大泽中,蒲轮三反至帝宫。汉家天子不能屈,自言远慕巢由踪。
  • 此句表达了严子陵在大泽之中隐居生活的景象,以及他对汉家天子的坚持与不屑。
  • 富春山中把钓去,高风千载何轩举。凤凰自是淩霄姿,肯与鸣鸮争腐鼠。
  • 描述了严子陵在富春山中钓鱼的情景,同时强调了严子陵的高洁品格和非凡气质。
  • 先生一代之人伦,高致严陵可共论。早制荷衣返初服,翛然挥手谢时人。
  • 表达了对严子陵高尚品德的赞扬,以及对其回归简朴生活、超脱世俗的赞赏。
  1. 艺术特色
  • 比喻手法:诗人运用比喻,如“严陵披裘大泽中”和“富春山中把钓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严子陵的形象。
  • 意境营造:整首诗通过描绘严子陵的生活场景和内心世界,展现了一幅远离世俗、追求高洁理想的画面。
  • 情感表达:通过对严子陵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高尚品德的崇敬。
  1. 社会背景
  • 明朝时期:该诗创作于明朝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隐士和高洁人物的尊崇。
  • 文人思想:在明代文人中,追求隐逸和道德修养成为了一种时尚,这首诗也体现了这一时期的文化特点。
  1. 文化价值
  • 历史文献:作为文学作品,它为我们提供了了解明朝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 艺术鉴赏:该诗的艺术风格和表达技巧,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赠唐寅仲先生》不仅是明代李孙宸创作的一首优秀的诗词作品,也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寓意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古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高尚品德的崇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