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严陵披裘大泽中,蒲轮三反至帝宫。
汉家天子不能屈,自言远慕巢由踪。
富春山中把钓去,高风千载何轩举。
凤凰自是凌霄姿,肯与鸣鸮争腐鼠。
先生一代之人伦,高致严陵可共论。
早制荷衣返初服,翛然挥手谢时人。
平生侠气更无伍,睨傲不趋丞相府。
将军折柬不能招,俗吏一挥何足数。
年来嘉遁在青门,身隐名藏道逾尊。
经翻柱下五千字,草拟玄亭几万言。
吾生自叹时已后,风流先辈多雕朽。
橐鞬今得奉先生,犹向前修识领袖。
流水钟期调未遐,及门文举是通家。
石床读罢西游草,松林如起赤城霞。
十载登龙恨不早,宁得交欢还草草。
眼前世事未堪论,杯底清言且绝倒。
吁嗟人生万事总浮尘,蜥蜴为龙恐未真。
呼马呼牛何足问,先生定是千秋人。
这首诗的标题叫做《赠唐寅仲先生》。
君不见,严陵披裘大泽中,蒲轮三反至帝宫。
汉家天子不能屈,自言远慕巢由踪。
富春山中把钓去,高风千载何轩举。
凤凰自是凌霄姿,肯与鸣鸮争腐鼠。
注释:这首诗的第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严陵(即严光)的敬仰之情。严陵在古代被视为隐士的典型代表,其披着毛皮大衣在大泽中钓鱼的故事广为流传。第二句描述了严陵被召回京城的经历,尽管皇帝三次征召,但严光始终拒绝出仕。第三句描绘了严光在富春山中钓鱼的高洁形象,以及他追求高风亮节的决心。第四句则进一步强调了严光与普通小人的区别,他不与那些追逐名利的人争抢蝇头小利。
译文:君不见,严陵披裘在大泽中,蒲轮三反至帝宫。汉家天子不能屈,自言远慕巢由踪。富春山中把钓去,高风千载何轩举。凤凰自是凌霄姿,肯与鸣鸮争腐鼠。
赏析:此诗通过描写严陵的高洁形象和不与世俗争抢的态度,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功名利禄的淡薄和超脱。全诗以严光为例,展现了一种高尚的品质和精神风貌。
赠唐寅仲先生
君不见,严陵披裘大泽中,蒲轮三反至帝宫。汉家天子不能屈,自言远慕巢由踪。富春山中把钓去,高风千载何轩举。凤凰自是凌霄姿,肯与鸣鸮争腐鼠。
注释:此诗的第二句进一步描绘了严陵被召回京城的过程,他的坚持和不屈让人敬佩。第三句则描绘了严光在富春山中的隐居生活,他在那里过着简单而自由的生活,不受世俗干扰。第四句则直接点明了严光的品质和志向,他认为自己的志向远超过一般的人,不屑于与那些追逐名利的人为伍。
译文:君不见,严陵披裘在大泽中,蒲轮三反至帝宫。汉家天子不能屈,自言远慕巢由踪。富春山中把钓去,高风千载何轩举。凤凰自是凌霄姿,肯与鸣鸮争腐鼠。
赏析:此诗通过描写严陵的隐居生活和他与世人的不同态度,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和超脱。全诗以严光为例,展现了一种高尚的品质和精神风貌。
赠别仲先生
早制荷衣返初服,翛然挥手谢时人。平生侠气更无伍,睨傲不趋丞相府。将军折柬不能招,俗吏一挥何足数。年来嘉遁在青门,身隐名藏道逾尊。经翻柱下五千字,草拟玄亭几万言。吾生自叹时已后,风流先辈多雕朽。橐鞬今得奉先生,犹向前修识领袖。流水钟期调未遐,及门文举是通家。石床读罢西游草,松林如起赤城霞。十载登龙恨不早,宁得交欢还草草。眼前世事未堪论,杯底清言且绝倒。吁嗟人生万事总浮尘,蜥蜴为龙恐未真。呼马呼牛何足问,先生定是千秋人。
注释:此诗的前半部分表达了作者对于回归自然、回归本心的渴望。他羡慕那些能够摆脱世俗束缚、追求真正价值的人。同时,他也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无法实现这样的理想。而后半部分则描绘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共同的志向。他们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共同追求更高的理想。此外,诗中提到的“蜥蜴为龙恐未真”一句,暗示了人生的多变和不可预测性。最后一句则表达了对先生的崇敬之情,认为先生必定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
译文:早制荷衣返初服,翛然挥手谢时人。平生侠气更无伍,睨傲不趋丞相府。将军折柬不能招,俗吏一挥何足数。年来嘉遁在青门,身隐名藏道逾尊。经翻柱下五千字,草拟玄亭几万言。吾生自叹时已后,风流先辈多雕朽。橐鞬今得奉先生,犹向前修识领袖。流水钟期调未遐,及门文举是通家。石床读罢西游草,松林如起赤城霞。十载登龙恨不早,宁得交欢还草草。眼前世事未堪论,杯底清言且绝倒。吁嗟人生万事总浮尘,蜥蜴为龙恐未真。呼马呼牛何足问,先生定是千秋人。
赏析:此诗以时间为线索,从过去到现在,从个人的理想到与朋友的共同追求,展现了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友人的尊敬和感激之情,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兄弟情深。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