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酉秋归述怀 其二

凌乱秋光点客衣,孤舟一棹薄言归。
渔人解网亭亭立,倦鸟思巢飐飐飞。
竟日青山过眼豁,趁风黄叶去帆微。
乘槎莫问严平卜,胜事如今满钓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己酉秋归述怀·其二》是明朝李之标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不详,但根据诗歌内容和艺术特点来看,此诗反映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表达。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凌乱秋光点客衣,孤舟一棹薄言归。
    渔人解网亭亭立,倦鸟思巢飐飐飞。
    竟日青山过眼豁,趁风黄叶去帆微。
    乘槎莫问严平卜,胜事如今满钓矶。

  2. 主题分析

  • 秋景描写:诗中多处运用了秋日的自然景象进行描绘,如“凌乱秋光点客衣”、“竟日青山过眼豁”等,通过这些细腻的描述,展示了秋天的萧瑟与壮丽,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那份特有的季节韵味。
  • 归隐主题:通过“孤舟一棹薄言归”一句,传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暗示了他对世俗纷扰的逃避,以及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 自然与人类关系:诗中的“倦鸟思巢飐飐飞”表达了自然界中生命对栖息之地的眷恋,而“乘槎莫问严平卜”则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选择的超然态度,他似乎在寻求一条更为自由、更为接近自然的道路。
  1. 文学手法
  • 意象运用:《己酉秋归述怀·其二》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凌乱秋光”、“亭亭立”、“飐飐飞”,这些意象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动态美,使整首诗更具感染力。
  • 对比手法:诗中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结合,形成了对比,使得诗人的内心世界更加鲜明,同时也让读者对诗人的情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共鸣。
  1. 文化意义
  • 反映时代背景:这首诗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通过对秋景和生活的描写,展现了当时文人的精神面貌和社会心态。
  • 哲学思考:从更深层次上看,这首诗也体现了李之标对人生、自然以及宇宙万物的思考,体现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哲学精神。

《己酉秋归述怀·其二》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和哲学思考也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理解,不仅可以提升文学素养,还可以启发人们对生活、自然乃至宇宙本质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