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陈熙父 其五

谯楼钟动夜初分,半度虚空半入云。
曾是十年灯火地,那能同听不思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陈熙父·其五》是明朝诗人李之世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故人陈熙父的深深怀念之情。下面是对其作品的具体介绍:

  1. 创作背景:李之世在这首诗中寄托了他对陈熙父的深情厚意。诗中的“曾”字,暗示了两人过去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而“那能同听不思君”则表明了如今只能遥遥相望,思念之情愈加浓烈。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之间的相互牵挂和友情。
  2. 文学价值:《寄陈熙父·其五》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作为明诗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后世的广泛赞誉。诗中的意象、韵律和情感都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鉴赏要点:要深刻理解并鉴赏这首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是对诗歌语言的品味,感受其中的精炼和生动;其次是对诗歌意象的分析,理解诗人是如何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内心情感的;最后是对诗歌整体结构的认识,把握其层次感和节奏感。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学习,可以更全面地领略到诗歌的魅力。

《寄陈熙父·其五》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承载着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思念。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瑰宝,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之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