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楼钟动夜初分,半度虚空半入云。
曾是十年灯火地,那能同听不思君。

以下是对李之世诗《寄陈熙父 其五》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诗词原文
    谯楼钟动夜初分,半度虚空半入云。
    曾是十年灯火地,那能同听不思君。

  2. 译文注释

  • “谯楼”,古代的一种高耸的塔形建筑,常在城门上建有,用以报时或警醒行人。
  • “钟声初起,夜色渐深。”钟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让人感到一种时光的流转。
  • “半度虚空”形容钟声回响在空中,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半入云”,则是指钟声似乎要飘入云端。
  • “曾是”指的是曾经有过的情景或经历;“灯火地”可能指的是某个热闹的地方或场合。
  • “那能”表示无法做到某事;“同听不思君”则是说无法与某人共同聆听这美妙的音乐或声音。
  1. 关键词解析
  • “灯火地”:这里指曾经繁华喧嚣的地方,可能是某个集市或宴会场所。
  • “不思君”: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无法抑制内心的感受。
  1. 作品背景
  • 李之世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诗人。据资料显示,他在文学创作方面有着丰富的成就,包括诗歌、散文等多种文体的创作。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和个人的情感体验。

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文人对于过去美好记忆的怀念以及现实生活情感的抒发。李之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无限留恋以及对当前孤独状态的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