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峰如列戟,古木郁凄迷。
尽日闻猿啸,长风送马蹄。
人烟茆屋午,官路板桥西。
异境何曾到,磨厓觅古题。
这首诗是李白在游历巴蜀时所作。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度清溪
攒峰如列戟,古木郁凄迷。
尽日闻猿啸,长风送马蹄。
人烟茆屋午,官路板桥西。
异境何曾到,磨厓觅古题。
译文:
穿过清澈的小溪,山峰如剑般排列。古老的树木郁郁葱葱。
整天都能听到猿猴的叫声,长风送来马蹄声。
中午时分,茅屋和板桥上人烟稀少,官府的路上。
从未去过这样的异乡,只在磨崖石刻中寻找古诗。
注释:
- 攒峰如列戟:形容山峰高耸、密集如古代的兵器。
- 古木郁凄迷:指古老的树木繁茂而又带有一丝凄凉之意。
- 尽日闻猿啸:整日都在倾听猿猴的叫声。
- 长风送马蹄:风吹动着长长的马鞭,伴随着马奔跑的声音。
- 人烟茆屋午:中午时分,村庄里的人家很少,只有茅草屋顶上的炊烟。
- 官路板桥西:官道边上有一座石板桥。
- 异境何曾到:从来没有去过这样的地方。
- 磨厓觅古题:在磨崖石上寻找古代的诗文。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游历巴蜀时所作,通过对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首句“攒峰如列戟”,形容山峰高耸、密集如古代的兵器,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壮丽景象。接着,“古木郁凄迷”写出了古老树木繁茂而又带有一丝凄凉之意,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
“尽日闻猿啸,长风送马蹄”两句,则是通过声音的变化来表现诗人的感受。他整日都在倾听猿猴的叫声,同时长风也送来了马蹄声,这种声音的变化使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而“人烟茆屋午”则进一步描绘了村落中的宁静与孤独,中午时分村庄里的人家很少,只有茅草屋顶上的炊烟。
最后两句“官路板桥西,异境何曾到”,表达了诗人对于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探索。他从未去过这样的地方,只是在磨崖石刻中寻找古诗。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的好奇心,又展现了他对于未知领域的敬畏之情。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与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