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懒态厌逢人,剥啄从教耳畔频。
读罢严楞无一事,就床卸却白纶巾。
园居即影 其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园居即影 其四》是明代李之世的一首五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闲适生活的热爱及对世俗烦扰的超脱。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情感表达,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园居即影 其四》创作于明朝万历三十四年(1606),当时李之世已是举人,但并未在仕途上获得显赫的成就。晚年开始担任琼山教谕,后迁至池州府推官。这样的经历使他有机会深入体验并反思人生的各种境遇。
诗的开头“自然懒态厌逢人,剥啄从教耳畔频。”描绘了李之世面对繁忙的世事时所持的态度和行为。他选择与世隔绝,追求内心世界的安静与和谐。这反映了诗人对喧嚣尘世的厌倦以及内心深处对于简朴、宁静生活的向往。
“读罢严楞无一事,就床卸却白纶巾”进一步展示了诗人放下一切俗务,享受简单自在的生活。这里的“严楞”可能指的是佛经或佛教修行的法则,诗人通过阅读和冥想来净化心灵,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而脱下象征着束缚的白纶巾,则是一种彻底的自我释放,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还反映了他的人生态度和哲学观念。诗人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思想内涵,使得《园居即影 其四》成为后人研究古代文人生活哲学和艺术风格的宝贵资料。
《园居即影 其四》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生活情感的诗歌,更是一篇展示李之世独特人生观和生活态度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研究,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背景,还能够深刻体会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