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溪柳浪

高柳何年树,春来拂旧滩。
雨丝摇夕涨,风叶卷晴澜。
碧送征帆远,青迷钓艇寒。
飞花晚犹急,又作白波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秦溪柳浪》是明末清初诗人李确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在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占有一席之地。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1. 诗歌背景:李确(字因仲,号蜃园居士),浙江海盐人,生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明亡后,他更名确,字潜初,遁迹龙湫山,时或寄食僧寺。其诗作《秦溪柳浪》创作于他的隐居生活时期,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2. 艺术特色:《秦溪柳浪》是一首五言律诗,押寒韵,体现了李确严谨的诗歌结构和对音律的把握。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日里秦溪柳浪的美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紧密相连,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界的敏感与热爱。诗中的“高柳何年树,春来拂旧滩”等句子,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变迁感。

  3. 主题思想:李确的《秦溪柳浪》不仅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也蕴含着深沉的人生哲理。诗中的“飞花晚犹急,又作白波看”等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美好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无法长久留恋的无奈。这种对生命和自然的反思,使得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经历的一种哲学思考。

  4. 文化影响:李确的《秦溪柳浪》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占有一席之地,其诗作被后世广泛传颂。诗中所体现的自然美和人文情怀,为研究明末清初的文学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同时也丰富了中国诗词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美学理念。

李确的《秦溪柳浪》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它更是一种文化和情感的载体。它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感受和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变迁,以及个人对于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层次理解。这首诗不仅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它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值得人们深入探讨和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