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至日内集分阳字

缇室飞灰月转阳,闭关兄弟且持觞。
共书云物惊时改,祇益穷愁与日长。
旋袖一为鸲鹆舞,称诗三复鹡令章。
阿奴不预人间事,岁岁承颜在北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长至日内集分阳字》是明代诗人朱多炡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生平与诗歌风格
  • 朱多炡: 明宗室,字贞吉,号瀑泉。太祖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六世孙。封奉国将军。善诗歌,行草宗米芾,兼工山水写生。
  • 诗歌风格:其诗作以婉约见长,善于捕捉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的交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传达出对人生、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艺术素养。
  1. 作品原文与翻译
  • 原文: 缇室飞灰月转阳,闭关兄弟且持觞。共书云物惊时改,祇益穷愁与日长。旋袖一为鸲鹆舞,称诗三复鹡鸰章。阿奴不预人间事,岁岁承颜在北堂。
  • 译文:在狭小的房间里烧掉灰尘后,月光转亮了,我与兄弟们开怀畅饮。我们共同书写着变幻莫测的云物,感受到时代在改变;只有增加我的忧愁,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增长。袖子一挥,仿佛成了一只鸲鹆在起舞,反复吟咏着《鹡鸰》这首诗。阿奴不参与世间的事,每年都能在北堂上接受君王的恩宠和尊重。
  1. 作品赏析
  • 意境深远: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室内的情景和对兄弟的思念,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句中“月转阳”与“穷愁与日长”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生命和孤独的思考。
  • 技巧运用:诗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化(如“一为鸲鹆舞”)和象征(如“鹡鸰章”可能象征着兄弟间的情谊)。这些技巧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也深化了读者对诗意的理解和感受。
  1. 写作背景
  • 创作时期: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不详,但考虑到明代的文化氛围和诗人的个人经历,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在诗人游历或隐居期间所创作。这一时期的诗人往往有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和更广阔的视野,这也反映在他们的作品中。
  1. 文化与历史价值
  • 文化传承:该诗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明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解读,可以更好地了解明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以及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追求。
  • 历史意义:《长至日内集分阳字》作为一首反映当时社会状况和个人情感的作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它不仅反映了明代的社会风貌,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时间和自然的独到见解。

朱多炡的《长至日内集分阳字》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成就的诗歌,更是明朝文化的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学特色及其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