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明海外崇明沙,天造地设诚堪夸。
由唐武德及昭代,星罗棋布俱人家。
膏腴万顷平如掌,菽麦禾麻任生长。
农夫四序庆有秋,戍卒频年乐无恙。
客船渔舫千百艘,波涛出没如游鳌。
乡氓喜有鱼盐利,县令浑无案牍劳。
春风一动阴云扫,桃李村村照人好。
帅阃供储不后期,京师贡赋常输早。
民安物阜九百年,天意胡为忽变迁。
龙争鲸斗西湾外,螭舞蛟潜北渚边。
长堤巨堑环阡陌,日就崩颓漫通塞。
咸潮几度到城壕,怪物鲜生食禾麦。
以兹年岁屡不丰,十室比连九室空。
渔郎罢网悲残月,估客停帆怨逆风。
征徭逋负相追逐,穷乡遍是逃亡屋。
逃亡自弃还自伤,半在江南半江北。
萧萧故垒荻芦秋,萋萋荒冢蒿莱稠。
大家门外埋青草,古寺基前泛白鸥。
我来观风长太息,历向人间访陈迹。
携锄荷筱行且惊,戴白垂髫走且泣。
肩舆逡巡三日程,满目凄凉不断情。
庸医莫疗膏肓疾,拙妇难调藜蕨羹。
暮归默默无奇策,孤烛荧荧带愁色。
湘灵饮恨金徽绝,羽客怀仙洞箫歇。
狂来击碎珊瑚枝,陈怀欲欣天翁知。
女娲头颅可汗血,神禹手足须胼胝。
乃知造化有常理,阴阳消长旋终始。
山川流峙性本然,沧海桑田戏人耳。
崇明踏灾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
《崇明踏灾行》是明代著名诗人、画家李梦阳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年)。这首诗描绘了崇明岛在大旱之年的景象和人们的生活状况。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一些建议性解读:
诗歌内容概述
- 主题:反映了明代中后期社会经济危机、自然灾害以及人民生活的艰难。
- 情感基调:哀伤与无奈,对灾荒的深刻反思。
- 艺术特色:
- 使用夸张手法描绘崇明岛的旱灾景象,
- 引用典故和历史事件增强诗歌的历史感。
- 使用夸张手法描绘崇明岛的旱灾景象,
作者背景
李梦阳(1534年—1602年),字献吉,号西涯先生。明代著名诗人、画家,与徐渭并称“南徐北李”,是明朝后期文坛的代表人物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