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阳夜舟

远客冬行处,孤舟夜发时。
帆风转羊角,樯月带蛾眉。
道路诗中见,家山枕上思。
得归开箧笥,一一示吾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阳夜舟》是元末明初的李昱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情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李昱,字宗表,号草阁。元末避居永康、东阳间,授徒为业。他的作品不仅表达了个人情感,也反映了时代背景和社会状况。
  2. 作品原文:远客冬行处,孤舟夜发时。帆风转羊角,樯月带蛾眉。道路诗中见,家山枕上思。得归开箧笥,一一示吾儿。
  3. 诗歌赏析:《水阳夜舟》通过描绘一幅冬夜行舟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诗中“远客”和“孤舟”等词语,生动地勾勒出旅途艰辛与孤独感。而“帆风转羊角,樯月带蛾眉”等句子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江边的景象,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4. 历史评价:《水阳夜舟》不仅是李昱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元末明初文学的重要文献。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使之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了解《水阳夜舟》的同时,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探索李昱及其作品的魅力:

  • 文化背景:《水阳夜舟》的创作背景反映了元末明初的社会动荡和政治变迁,通过对这一时期的历史和文化的深入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时代特征。
  • 艺术手法:李昱在诗歌创作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象征、比喻等,这些手法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使作品具有更深的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
  • 哲学思考:《水阳夜舟》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它还涉及了对生命、自然和人生意义的哲学思考,这使得作品具有了更广泛的人文关怀和思想内涵。

《水阳夜舟》不仅是李昱个人艺术成就的体现,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能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激励人们在现代社会中不断前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