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冠子折齿行

陶冠先生家海堧,玉作牙齿白且坚。
非惟硬饼似刀截,左殽右胾咸能穿。
一朝怪事发坐侧,狂童酗酒步若颠。
手挥山斧作狸舞,纵横奋击何喧阗。
先生惊起急驱遏,眼花落井无由悛。
当时月黑不辨色,误落两齿声铿然。
先生大痛几欲绝,吻角流血如流涎。
掀呀口中开穴窦,唇腭一鼓风翩翩。
譬之连城列埤垷,正阳双玷功非全。
咀华从此惮强劲,却爱芳脆柔于绵。
酒醺刺刺论世事,宫徵未必能清圆。
东闾西井走相唁,先生便可总烦悁。
跛足男儿尚节度,折臂刺史居台躔。
但得锦心绣肠在,何忧健翮难飞骞。
先生闻之只大噱,诬辞奚用来如泉。
柔存刚缺古所戒,昭晰不异明星悬。
余生𥚹迫与物忤,藉此为鉴期无愆。
两间分付妙不测,神奇臭腐相萦缘。
但涉形形尽粗秽,县解定属虚无先。
须知无趾别有趾,外累皆拨虫能天。
犊白人育宁足虑,祸福相倚诚幽玄。
江城五月藕花发,花气蒸雨浓如烟。
且沽美酒对花饮,正有三百青铜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陶冠子折齿行》是明代诗人宋濂的作品,属于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陶冠先生家海堧的牙齿洁白坚韧的形象,以及一个狂童酗酒后误伤陶冠先生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于正直、坚定品质的赞美和对酒醉失态行为的谴责。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分析:

  1. 诗歌原文
    陶冠先生家海堧,
    玉作牙齿白且坚。
    非惟硬饼似刀截,
    左肴右胾咸能穿。
    一朝怪事发坐侧,
    狂童酗酒步若颠。
    手挥山斧作狸舞,
    纵横奋击何喧阗。
    先生惊起急驱遏,
    眼花落井无由悛。
    当时月黑不辨色,
    误落两齿声铿然。
    先生大痛几欲绝,
    吻角流血如流涎。
    掀呀口中开穴窦,
    唇腭一鼓风翩翩。
    譬之连城列埤垷,
    正阳双玷功非全。
    咀华从此惮强劲,
    却爱芳脆柔于绵。
    酒醺刺刺论世事,
    宫徵未必能清圆。
    东闾西井走相唁,
    先生便可总烦悁。
    跛足男儿尚节度,
    折臂刺史居台躔。
    但得锦心绣肠在,
    何忧健翮难飞骞。
    先生闻之只大噱,
    诬辞奚用来如泉。
    柔存刚缺古所戒,
    昭晰不异明星悬。
    余生𥚹迫与物忤,
    藉此为鉴期无愆。
    两间分付妙不测,
    神奇臭腐相萦缘。
    但涉形形尽粗秽,
    县解定属虚无先。

  2. 诗歌译文
    陶冠先生的牙齿如玉石般洁白坚韧,不仅坚硬如刀切,还能轻松穿透各种食物。一天,一个狂童醉酒后,不慎将陶冠先生从座位上撞倒。他手持山斧像狸猫一样跳舞,挥舞着猛击四周,声音喧哗不已。陶先生急忙起身想要阻止,却被眼前的混乱景象所迷惑。就在那时,月光昏暗看不清颜色,陶冠先生不幸地掉了两颗牙齿,发出的声响令人心惊动魄。陶先生痛苦得几乎要窒息,嘴唇和脸颊被咬出血来,如同流出了口水。他张开口,露出口腔中的穴道,一阵鼓动之后,仿佛连城都受到了震动。这种痛苦让他对世间的美食变得畏惧,转而偏爱软滑细腻的食物。尽管酒精让他说话含糊不清,但陶冠先生依然坚持自己的正义。那些跛足的男孩和失去双臂的人仍然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和职责。只要心中有美好的理想,就不必担心自己的才华难以发挥。陶冠先生听到这些言论后只是哈哈大笑,认为这些毫无根据的指责就如同水到渠成一般自然。他的一生都在追求刚强而脆弱的平衡,正如星光高悬照亮夜空。他的生活虽然短暂,但却充满了智慧和教诲。面对世间的纷繁复杂,他总是用这种智慧去理解和领悟。然而,当他接触到世间的丑恶时,也意识到了其中的虚幻和无常。尽管如此,陶冠先生仍希望后人能够以此为鉴,避免犯下同样的错误。他的生活经历就像一场精彩的戏剧,其中包含着许多曲折和磨难。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心中有信念,就能超越困境,达到成功的彼岸。

  3. 诗歌赏析
    这首诗歌通过对陶冠先生的描绘,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美好品质的追求。他不仅拥有洁白坚韧的牙齿,还具有正直的品质和坚韧的精神。然而,在他遭遇危险时,却得到了周围人的关心和支持。这首诗歌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于正直、坚定品质的赞美和对酒醉失态行为的谴责。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才能在困难面前勇敢地迎接挑战。

宋濂的《陶冠子折齿行》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作品,它更是一部充满哲理和人生智慧的经典之作。它教会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同时也要珍惜身边的美好事物和人际关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