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吴南溪

谈经昔日坐春风,廿载追随片席同。
岂谓丁年成老大,空教辛苦忆儿童。
掌中酒映溪流碧,林上秋添木叶红。
三径若知黄菊意,草堂今在峡山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吴南溪”是明朝诗人江琦(公良)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江琦,字公良。他是一位生活在明朝时期的文人,其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江琦的生平不详,但从《寄吴南溪》一诗中可以窥见他对友情和岁月流转的深刻感悟。他的文学创作在当时就得到了一定的关注和评价。
  2. 作品原文与赏析
  • 原文
    谈经昔日坐春风,廿载追随片席同。
    岂谓丁年成老大,空教辛苦忆儿童。
    掌中酒映溪流碧,林上秋添木叶红。
    三径若知黄菊意,草堂今在峡山东。
  • 译文与注释: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春天一起品读经书的情景,二十年来他们始终在一起学习和讨论。然而,随着年岁增长,诗人感慨自己的老去,并怀念那些曾经一起努力的伙伴和孩子。诗中还表达了对秋天景色的喜爱,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最后一句“草堂今在峡山东”,意味着过去的家园已经不复存在,只能通过想象去寻找它。
  1. 文学价值与影响
  • 主题:这首诗的主题是对逝去时光的缅怀以及友情的珍视。《寄吴南溪》不仅仅是对往昔岁月的追忆,更是对人性中的温情和对过往经历的一种尊重。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这首诗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价值。
  • 艺术特色:江琦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掌中酒映溪流碧”“林上秋添木叶红”,成功地营造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意盎然的环境中。这种艺术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其更加耐人寻味。
  1. 文化意义与教育作用
  • 文化传承:《寄吴南溪》不仅是一首诗文,更是一种文化遗产。它承载了作者对友情、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慨,对后人有着深远的文化教育意义。通过阅读这样的文学作品,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从而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 启示与思考:这首诗也启示人们要珍惜当下,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在忙碌而浮躁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往往容易忘记这些简单的美好。而《寄吴南溪》则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感恩的心,珍惜与朋友、家人共度的每一刻。

《寄吴南溪》不仅是江琦这位明朝诗人留给后世的珍贵作品,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探讨和鉴赏,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人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情感世界,还能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灵感,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