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阳署中杂咏 其一

天涯高阁几回凭,林卧终然愧季鹰。
水碓似人舂觉缓,石床如雪冷难胜。
鼠窥篱下初抽笋,猿挂岩前欲断藤。
环视四山饶爽气,倩谁拄杖与同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黔阳署中杂咏其一》是明朝诗人李孙宸的作品。此诗描绘了黔阳的景色与心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以下是对其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李孙宸,明末著名文学家、戏曲家。他的创作以诗歌为主,其作品在明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深受后世读者喜欢。
  2. 诗句原文:天涯高阁几回凭,林卧终然愧季鹰。水碓似人舂觉缓,石床如雪冷难胜。鼠窥篱下初抽笋,猿挂岩前欲断藤。环视四山饶爽气,倩谁拄杖与同登。
  3. 诗句解析:首句“天涯高阁几回凭”,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处的渴望以及对于高处视野开阔的感受。次句“林卧终然愧季鹰”,借用季鹰的形象,表现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第三句“水碓似人舂觉缓”,形象地描绘了农人劳作的场景,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辛勤生活。第四句“石床如雪冷难胜”,则用冰冷的石床来比喻艰苦的生活条件。第五句“鼠窥篱下初抽笋”,通过小动物的动作,展现了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最后一句“倩谁拄杖与同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4. 创作背景:《黔阳署中杂咏其一》创作于明代,当时李孙宸作为一位官员被派驻到贵州黔阳地区。他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不仅要处理公务,还要适应当地的风土人情。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对黔阳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生活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个人的内心感受。
  5. 艺术特色:李孙宸在诗歌创作上追求简洁明快的风格,语言清新自然,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使诗歌具有深刻的内涵和艺术美感。
  6. 历史影响:李孙宸的诗歌在当时受到了广泛好评,对后来的文人墨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的诗歌不仅丰富了明代诗歌的艺术宝库,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古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窗口。
  7. 思想内容:在这首诗中,李孙宸通过对黔阳的自然景观和社会风貌的描述,表达了他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的思考。他通过对四季变化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变化,同时也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此外,他还关注社会现实,通过描写农民的辛勤劳作和社会矛盾,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黔阳署中杂咏其一》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也是一篇反映历史风貌、展现作者艺术风格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扇了解明代社会的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