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申游莲峰四咏 其三

我爱山中好,山云碧四垂。
往来闲弄影,浓淡各含姿。
出岫心何有,为霖众所期。
游人亦潇洒,相对两忘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壬申游莲峰四咏 其三》是明诗人祁敕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山中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也展现了诗人深邃的自然观和人生态度。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生平与背景
  • 生平简介:祁敕,字叔卿,号紫岩山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和诗人。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变迁,但始终坚持文学创作和艺术追求。
  • 创作时间:据记载,这首诗创作于壬申年(即明嘉靖年间),当时作者正在游览莲峰山,并以此地为题进行了四首诗歌的创作。
  1. 诗歌原文与鉴赏
  • 原文:《壬申游莲峰四咏 其三》全文如下:我爱山中好,山云碧四垂。往来閒弄影,浓淡各含姿。出岫心何有,为霖众所期。游人亦潇洒,相对两忘机。
  • 鉴赏:祁敕在这首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从“我爱山中好”开始,他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山云碧四垂”则具体描述了山中的景色,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受。整首诗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与敬畏之情。通过对云雾、山影、游人的描写,祁敕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审美境界。
  1. 文学风格与特色
  • 抒情性强:作为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歌,《壬申游莲峰四咏 其三》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诗人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比喻,传达了内心的感受以及对大自然的敬仰之情。
  • 意象生动:祁敕在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山云”、“山影”、“游人”,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画面。

《壬申游莲峰四咏 其三》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作,更是一种对生活哲学的探讨和文化传承的实践。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然的崇尚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