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梅啜粥歌

东家宴客较鼍鼓,袅袅香风细腰舞。
满堂绛蜡明彻天,一掷黄金贱如土。
谁怜门外号寒儿,无裤无襦冰雪时。
不及豪门众黄犬,白日啮人当路危。
我家西溪麓,虽然贫不足。
梅花三百株,满盂黄菜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对梅啜粥歌》是明代诗人吕时臣创作的一首诗歌。以下是对《对梅啜粥歌》的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对梅啜粥歌》的作者是吕时臣,一名时。他是一位工诗且工散曲的文学家。吕时臣出生于明朝浙江鄞县,字中父或仲父。他在避仇远游中经历了齐、梁、燕、赵等地区,为人贞介廉洁。由于他的才华和正直,吕时臣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2. 作品内容:《对梅啜粥歌》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宴会上的景象。诗中描述了东家宴客时的奢华场面,宾客们随着鼍鼓声跳舞,满堂灯光辉煌如同点燃了整个天空一般。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悲凉的情绪,通过对比豪门贵族的奢侈与门外贫苦孩子的困境,表达了对下层人民的同情与关怀。
  3. 历史评价:《对梅啜粥歌》作为吕时臣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现象以及文人对于这种不公所持的批评态度。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意义,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瑰宝,被后人传颂和研究。

吕时臣的《对梅啜粥歌》不仅是一首诗篇,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和历史的见证。它不仅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也折射出人性的光辉和社会的痛点。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与广度,也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文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担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