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申游莲峰四咏 其四

我爱山中好,山翁不世情。
相逢无杂语,一笑便忘形。
细论田园乐,闲寻水石盟。
岩耕思结偶,回首万缘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壬申游莲峰四咏”是明代诗人祁敕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对这首诗及其创作背景、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和历史影响进行详细解析:

  1. 作者简介
  • 祁敕,字惟允,号棠野,是明代广东东莞人,生于正德十二年,卒于嘉靖初年。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进士,曾历任刑部主事等职。尽管他在官场上曾受到过挫折与考验(如因争大礼而受廷杖),但他以出色的法律才能和公正无私的名声赢得了人民的广泛赞誉,被尊称为“祁佛爷”。
  1. 诗歌原文
    《壬申游莲峰四咏》我爱山中好,山翁不世情。相逢无杂语,一笑便忘形。细论田园乐,閒寻水石盟。岩耕思结偶,回首万缘轻。

  2. 诗歌主题

  •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山水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在诗中,“我爱山中好”直接点明了主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喜爱。而“相逢无杂语,一笑便忘形”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 “细论田园乐,閒寻水石盟”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山水间寻求心灵慰藉的过程,反映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理想追求。
  • “岩耕思结偶,回首万缘轻”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烦恼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一种哲学思考。
  1. 艺术特色
  • 诗歌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能够准确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 这首诗的结构紧凑,层次分明,通过对比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 历史影响
  • 该作品不仅展示了祁敕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和文化传统的重视与传承。
  • 该诗作为明代文学作品中的佳作之一,其深远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文学领域,也在后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壬申游莲峰四咏 其四》不仅是祁敕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明代文人精神追求的一种体现。它以其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