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上梯仙国,真堪叩帝阍。
中心穿斗柄,绝顶亚天门。
市井人烟杂,鱼龙海气昏。
虚空开七级,下界越王孙。
天封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天封塔是位于中国宁波市的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仿宋阁楼式砖木结构塔,它不仅是古代明州港江海通航的水运航标,也是宁波城的象征,更是研究佛教文化和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下面将介绍文学作品中的“天封塔”:
历史沿革:天封塔始建于唐武则大圣万寿元年(695—696),因建塔年号而得名,初名“天封塔院”,后赐名为“天封院”。南宋时期,在金兵攻占宁波后天封塔被毁。历经多次重建与修复,天封塔在嘉定十三年(1220)再次被毁,元泰定三年(1326)大圮,至顺元年(1330)修复。明永乐十年(1412)雷火击毁三层,同年重修,嘉靖三十六年(1557)台风飞堕塔顶,三十八年重修。清顺治十七年(1660)大修,使天封塔得以保存至今。
文化意义: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文化遗存之一,天封塔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还体现了当时中外文化交流的情景。据耿升教授的研究,在塔壁上发现了法国三帆阿尔克梅纳号上多名海员题画的名字,该船曾在前一年访问过宁波。这一发现不仅证实了天封塔作为海上贸易航线的指示功能,还反映了当时的国际贸易活动。
建筑特色:天封塔的建筑风格独特,共八层,高约45米,呈八角形,有七级浮屠,每级高度不同,实际包含14层。其建筑构造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精湛技艺和对空间利用的高超智慧。此外,天封塔的设计巧妙利用了自然地形,成为了宁波古城标志性的建筑。
天封塔不仅是一座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的古建筑,更是一个活生生的历史见证。无论是从艺术价值、历史价值还是文化价值来看,天封塔都是不可多得的研究材料和旅游资源。通过深入了解天封塔的历史沿革和文化意义,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魅力及其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