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田为李生得衣字

明农兼课子,田舍有书帏。
罢亚霜初下,鸡豚秋正肥。
西风菰米饭,落日豆花扉。
已得遗安计,无嫌老布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田为李生得衣字》是一首明末清初的诗歌,出自明农兼课子、田舍有书帏的吕时臣之手。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与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吕时臣,字子威,明代诗人。其生平事迹不详,但可以确定的是他是一位兼具农业和文学创作的士人。
  • 创作时间:具体创作年份不详,但诗中流露出的秋天景象,如“罢亚霜初下”及“落日豆花扉”,暗示了这可能是一个深秋时节的作品。
  • 创作环境:吕时臣可能处于明朝晚期到清朝初期的社会变革期间,这种背景可能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1. 诗歌原文与赏析
  • 诗句原文:罢亚霜初下,鸡豚秋正肥。西风菰米饭,落日豆花扉。已得遗安计,无嫌老布衣。
  • 这四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丰盈的田园风光。“罢亚霜初下”意味着霜降已过,万物开始复苏;“鸡豚秋正肥”则展现了丰收的喜悦,家畜肥壮,家禽也长得好。“西风菰米饭,落日豆花扉”更是细腻地刻画了农家日常生活的场景,菰米(一种谷物)和豆花(一种蔬菜)在西风中飘香,夕阳下的田园别有一番风味。最后一句“已得遗安计,无嫌老布衣”表达了作者虽身处简陋却心满意足的生活状态,对简朴生活的珍视和对岁月流转的淡然。
  1. 诗歌的主题与表达
  • 主题探讨:诗歌主要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简单生活哲学的推崇。通过对丰收季节的描绘,诗人传达出对平凡生活的珍视和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
  • 情感表达:整首诗洋溢着一种淡淡的乡愁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文人追求精神自由和心灵平静的生活态度。
  1. 与其他作品的关联
  • 《秋田为李生得衣字》在文学上与其他明末清初的作品有着一定的联系。例如,钟吕的《秋日同诸子游山园分赋得衣字》中也有类似的田园诗风,展现了相似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这些作品共同构成了明末清初文人们对于自然美和内心世界的深层次探索和表达。

《秋田为李生得衣字》不仅以其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情感打动读者,还体现了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文人对于自然之美和内心世界的独特理解。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歌颂,也是对心灵自由和简单生活理想的追求和赞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