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窗对天泉庵作

虚窗对岩穴,早晚片霞生。
初日送山影,中宵足磬声。
风腥龙晒甲,松暖鹤添丁。
自觉诸天近,时随星斗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窗对天泉庵作》是明代诗人吕时臣的一首五言律诗。在了解这首诗之前,需要先简单介绍一下作者吕时臣。

吕时臣,明初著名文学家,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观为题,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吕时臣的诗歌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体现了他对大自然深刻的感悟和独到的见解。

接下来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艺术特点与文化背景:

  • 艺术特点
  1. 意象鲜明:《南窗对天泉庵作》中,“虚窗对岩穴”、“早晚片霞生”等意象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水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平静。
  2. 意境深远:诗中的“自觉诸天近,时随星斗行”展现了诗人对于宇宙和自然规律的深刻体悟,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与宇宙同在的境界。
  3. 音韵和谐:作为一首律诗,其押韵严谨,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听觉上的愉悦。
  • 文化背景
  1. 时代背景:《南窗对天泉庵作》创作于明朝初期,这一时期的社会政治环境相对稳定,文人墨客有更多机会进行文学创作,同时也能接触到更为广泛的自然景观。
  2. 地域特色:诗中提到“风腥龙晒甲,松暖鹤添丁”,这些描写很可能是对江南地区特有的山水环境的细腻刻画,反映了诗人对故乡风土人情的深切怀念。

《南窗对天泉庵作》不仅在艺术表现上有着极高的成就,而且在文化意义上也承载着丰富的信息。通过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了解,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的文化氛围以及诗人的个人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