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河驿寄京师诸友

北山歌罢泪浪浪,承命西来鸟道长。
使节昼冲秦岭雪,征骖晓踏渭桥霜。
愁肠暗逐鹃声断,归梦常随雁影翔。
京国同袍应笑我,马蹄连岁为谁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东河驿寄京师诸友》是明代诗人何乔新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
  • 何乔新,字廷秀,号椒丘,江西广昌人。他是一位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年)中进士,曾担任南京礼部主事、刑部郎中等职。他在成化间以河南按察使身份协助都御史原杰招抚南阳流民,亲入山谷劝说,附籍者甚众。历山西巡抚、刑部侍郎后,因遭刘吉等人的忌恨而致仕归乡。
  1. 诗歌原文
    北山歌罢泪浪浪,承命西来鸟道长。
    使节昼冲秦岭雪,征骖晓踏渭桥霜。
    愁肠暗逐鹃声断,归梦常随雁影翔。
    京国同袍应笑我,马蹄连岁为谁忙。

  2. 诗歌鉴赏

  • 艺术特色:《东河驿寄京师诸友》在结构上采用了七言律诗的形式,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诗中描绘了一幅西北边塞的壮阔图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豪迈与哀愁。何乔新善于援据典故,诗中的典故运用恰到好处地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效果。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 主题内容: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其中“北山”和“秦岭”、“渭桥”、“雁影”等意象,都是北方边塞的典型景观。这些自然景物的描绘,既展现了边塞的壮丽景色,也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 情感表达:诗中提到“愁肠暗逐鹃声断”,表达了诗人因离别而产生的孤独和寂寞感。而“归梦常随雁影翔”,则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美好祝愿,希望他们的归梦如同飞翔的大雁,永远伴随着彼此的思念。最后一句“京国同袍应笑我,马蹄连岁为谁忙”,则是诗人对现实困境的一种无奈和感叹,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期望和信心。

《东河驿寄京师诸友》不仅作为一首诗歌,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明朝文人的精神风貌和情感世界。这首诗不仅在文学领域具有重要的价值,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同样不容忽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