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曾南丰诗

韩公殁已久,诗道日陵夷。
岂识浑雅作,徒逞妖媚词。
有如苔砌蛩,竟夕鸣声悲。
又如娼家妇,粉黛饰陋姿。
寥寥数百载,天子起绍之。
一扫西昆陋,力追骚雅遗。
峻如登华岳,石磴何嵚崎。
壮如雷电惊,白昼腾龙螭。
清如方塘水,风静绿漪漪。
澹如空桑瑟,枯桐縆朱丝。
雄拔追李杜,奇涩薄宗师。
金陵与六一,嗟赏无异辞。
群儿厌黍稷,相与甘糠糜。
黄口恣凌诟,顾谓不能诗。
岂知韩公后,何人能庶几。
想当挥翰时,元气盎淋漓。
浑涵实天造,顾岂推敲为。
我愿写万本,卑卑喻群儿。
千周灿彬彬,大音初可窥。
欲造风雅域,斯文乃阶梯。
勖哉追古作,峻途极攀跻。
毋为拾红紫,点缀斗妍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为曾南丰作》是曾巩的一首诗,表达了对老师曾南丰逝世的悲痛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的创作背景
  • 曾巩与曾南丰的关系:曾巩,字子固,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他,在学术和文学事业上都有卓越的贡献。而曾南丰则是曾巩的学生,两人师生关系深厚,曾南丰的去世给曾巩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 悼念诗的性质: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悼念诗是一种表达对逝者哀思和对其生平成就敬仰的重要文学形式。《为曾南丰作》就是一首典型的悼念诗,用以纪念和缅怀曾南丰的一生及其文学成就。
  1. 诗歌内容解析
  • 对老师的怀念与尊敬:通过《为曾南丰作》,曾巩表达了对老师曾南丰深深的怀念和对他的文学才华的敬佩。诗中提到了如“十二楼”、“一身当三千”等象征富贵与美貌的词语,反映了曾南丰生前的地位和生活。
  • 悲悼与哀怨的情感流露:诗中充满了对老师死亡的哀痛和对无法继续追随其左右的遗憾。特别是“古来妾薄命,事主不尽年”一句,深刻地刻画了女性对主人的无尽忠诚与悲哀。
  • 情感的真挚与深沉: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而有力,充分展现了曾巩在文学创作上的高超技艺,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曾南丰这位恩师深深的敬意和怀念。
  1. 诗歌的艺术特色
  • 抒情手法的使用:《为曾南丰作》采用了典型的抒情手法,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的情感。例如,“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用声音和泪水来表达内心的痛苦与哀怨。
  • 意象的象征意义:诗中的许多意象都具有深厚的象征意义,如“十二楼”象征着曾南丰的尊贵地位,“春妍”则代表着曾南丰生前的生活状态和艺术造诣。这些象征元素增强了诗歌的深度和表现力。
  • 语言的朴实无华:尽管是一首深情的悼念之作,但曾巩的语言却非常朴实无华。这种质朴的风格使得诗歌更加贴近读者的心灵,易于引发共鸣。
  1. 诗歌的历史影响
  • 对后世的影响:《为曾南丰作》不仅是对曾巩个人作品的一种体现,也是对宋代文化的一种传承。它展示了宋代文学的独特风格和审美情趣,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为一篇悼念诗,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不仅因为它所蕴含的情感价值,也因为它展示了当时文人对生死哲学的理解以及对友情和师恩的珍视。

《为曾南丰作》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悼念诗,更是曾巩对自己恩师的深情追忆以及对其文学成就的崇高敬意的体现。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具有极高的成就,也在历史和文化层面上具有深远的意义。对于喜爱中国古典文学的人来说,这首作品是不可多得的学习与欣赏对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