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马关

汉代飞狐道,今朝倒马关。
危峰临晋甸,秀色接燕山。
倦翮飞难度,羸骖去复还。
秋高笳吹急,月冷柝声闲。
路控八盘阨,溪流九折弯。
鸡鸣红树里,人住白云间。
牙帐冲烟湿,金戈过雨斑。
戍兵劳校阅,仄径压跻攀。
烽火通荒徼,尘埃变壮颜。
何当归报命,玉陛簉鹓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倒马关》并非文学作品,而是历史上的地名和军事要塞。《倒马关》位于中国河北省唐县西北60千米处,是古代重要的军事关卡。

《予告归入倒马关作》为明朝苏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归乡旅途中倒马关风景的喜爱,以及由此引发的思绪。在这首诗中,“山重水复灵丘道”与“路险沟深倒马关”等诗句描绘了倒马关的自然地理风貌,展现了其险要和壮丽的特点。

《中山狼传》是明代文学家杨六郎(即杨六使)的作品。该作品讲述了杨六郎作为宋朝镇守倒马关、抗辽英雄的故事。通过这篇散文,读者可以了解到杨六郎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下坚守边疆,以及他如何以智勇双全的策略战胜敌人。

《倒马关》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作品,而是一个历史地点的名称,同时它也是杨六郎英勇事迹的象征。通过对《倒马关》的描述,不仅能够感受到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还能深入了解到古代的军事策略和文化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