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来真面目,寂后尚留身。
万劫何曾变,真空不碍尘。
风幡如在眼,菜肉若为陈。
一段和光意,于兹欲度人。
瞻礼能祖肉身二首 其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瞻礼能祖肉身二首 其一”是明代诗人何吾驺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刻的宗教哲学思考,而且展现了其精湛的诗歌技艺和对佛教真谛的领悟。以下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的内容:
作者介绍:何吾驺是明代著名的文人和学者,他的文学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何吾驺的诗歌多反映了他的生活感悟与佛学思想,其中《瞻礼能祖肉身二首·其一》是他作品中颇具代表性的一篇。
诗歌原文:西来真面目,寂后尚留身。万劫何曾变,真空不碍尘。风幡如在眼,菜肉若为陈。一段和光意,于兹欲度人。
诗歌解析:这首诗以“瞻礼能祖肉身二首·其一”为题,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的深刻理解。诗人通过“西来真面目,寂后尚留身”开篇,指出了佛性的本质——永恒不变且超越一切尘世的变化。紧接着“万劫何曾变”,强调了佛法的恒久性和不变性,即使经历了无尽的时间流转,佛性依旧保持其本质不变。
诗歌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它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厚的哲理,同时又易于读者理解。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风幡如在眼”),诗人巧妙地将抽象的宗教意象转化为具体的自然现象,使诗歌具有更强的直观性和感染力。
文化背景:在明代,佛教文化非常盛行,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充满了对佛学的探讨与解读。何吾驺作为一位深受佛学影响的文人,其在文学创作中融入佛学元素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何吾驺的《瞻礼能祖肉身二首·其一》不仅是对佛学思想的一次深刻阐释,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精彩诠释。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了解到明代文人的思想境界以及他们如何利用文学来表达自己的哲学思考。